0

谢师宴

已有 1,329 阅读此文人 - - 敏友,未分类,经济解释 -

谢师宴兴起有十来年时间,仿佛一夜春风,迅速达致全国流行。规模之大,应该有解释。两个问题:1、谢师宴的本质是什么?2、一夜春风的从无到有,由什么驱动?

最普通的理解是,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使然。这显然经不起推敲,谢师宴高度集中在高中毕业,但尊师传统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都一样,不可能是高中老师硬要吃喝表达。第一个问题就遭遇麻烦,第二个问题更是困难,因为传统是历来如此,但谢师宴只有十来年光景。

较为有常识的理解是,中国教师收入被价格管制,低于市价,谢师宴就是请老师吃喝 ,帮助恢复管制上市价下的收入。困难不改,同样被管制,除了高中以外的其他老师为何不吃喝,或者是高中老师为何不象小学初中老师那样绕道补课或者红包回收现金?

再深入的看法是,谢师宴实际是购买老师的额外付出。这解释实际上说宴席花费是因为受到老师重点栽培所以支付对价的意思。是的,老师负责全班整体教学,但配置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心血可以差别悬殊,学生和家长都有意要争取多一点“优待”。要争取,在逻辑上就必然要支付一个代价,这点肯定对!但前述困难仍在,各个入学阶段都要争取“优待”,为何只有高中采用谢师宴的方式?另外还要面对一个困难,重点栽培需要老师在正常工作之余额外投入精力,供应成本边际递增很快,且老师对学生有一定垄断性,含义着重点栽培之价昂贵,代价仅从吃喝来看,属九牛一毛。

我的看法是,争取重点栽培的解释大要上对,但谢师宴本身不是对价,谢师宴只是一个类似交易签约会的仪式!换句话说,是在老师额外劳动付出后,以谢师宴的形式追加确认,并以风俗人情的形式以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来报答老师的重点栽培。也即是说,用未来的人际关系收入来购买重点栽培,本质是交易,而谢师宴是签约会。

中国文化传统谈及交易难免有贬义,但老师的职业就是出售知识,扔掉观念上的杂质反而看得清楚。老师也是人,要受自私的约束,一视同仁之余,对个别学生喜爱有加实属人之常情,何况老师的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实际上大有规律可循:边际上分配给不同学生的资源要产出相等!这产出要从教学效果来衡量,良才美玉遇上明师点拨,教学上的产出有着惊人的效果。说某个学生老师喜欢教,其实是说老师的资源在产出效果的指引下多教。

额外的栽培当然应该有额外的回报,但具体的回报形式却要受到教学产出的不同性质所决定。小学初中,相人太难,若以未来学生的知识成就来衡量产出效果基本做不到,老师们于是转向红包补课等现金回报来决定重点栽培的对象,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重点高中,历经层层淘汰,学生之间天赋差异扩大,未来成就转为清晰,老师纷纷转为以未来知识成就来衡量教学产出,从而决定栽培对象。个人的观察是,高二以后,家长即使出钱也很难买到“重点栽培”,这其实是以学生未来人际关系作为回报的合约替代了金钱交换的合约。

不要庸俗的看待老师因为产出回报不同从而有差别地栽培,因为任何人都是衡量着收入来决定付出。教书育人的收入大可以是清风明月,因为学生出息而带来世俗回报是好的,因为学生的成绩由衷高兴而老怀大畅更是比比皆是!行文到此,不禁想起我的授业恩师赖有家,赖老师教数学,见我学得欢喜,他便教得更欢喜,以眷顾程度衡量,我无疑被他狠狠的“栽培”了几年。但我终究不幸没能当上部长(哈哈哈),不能世俗的回报恩师,但偶尔陪他老人家小酌,他真的为我每一点进步高兴,真的老怀大畅。

不管收入是世俗还是情怀,用人际关系的合约形态来约束老师的栽培投入和后面的收入预期,在中国其实是传统。中国历来讲究人际关系,这样看,老师的额外投入容易有回报的预期,也容易受到风俗形态的合约保障。要指出的是,传统上栽培的合约形式不是请老师吃饭,而是每有年节,或登门拜访,或书信问候。这里面有一个条件值得重视,过去信息昂贵,终生保持师生友谊很贵,通常师生情谊的合约都局限在单个老师与单个学生之间。

到这里,谢师宴的兴起已经有了解释,两个条件:1、中国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风俗,2、信息技术大发展,让师生合约变得空前便宜。风俗让让老师的栽培投入容易有合约的保障,信息发展让过去一对一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多科老师和一批学生之间终生保持联系。一位学生和多位老师发展师生情谊,宴席集会比传统拜访要便捷很多,一批学生得以用师生情谊来争取栽培资源,谢师宴于是出现并流行

大学高度专业化,很难同时出现多位老师对学生栽培的情形,传统一对一的师生情谊普遍,谢师宴不流行。技校学生前景差别很小,没有多少栽培的余地,谢师宴不流行。重点中学比普通中学更比较,谢师宴更流行。同一所学校的谢师宴,金榜高中的学生邀办,不如意者不办。皆如是也。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