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米如何去毛利?

已有 4,058 阅读此文人 - - 敏友,经济解释 -

小米是个“现象”,现象背后的“去毛利”的经营逻辑也一起流行起来。效仿者众,然而毛利究竟是什么,其变化规律又是什么?

毛利是指在某一套特定的资产负债表内,把产品市价减去产品直接成本,多出来的那一部分。任何最终消费的产品或者服务,都可能牵涉一长串的供应链条,资产负债表其实是把资源使用和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产权界定分层切片的呈现出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资源投入都必须获得不低于机会成本的报酬。该报酬就是该资源的租,被竞争和边际递减的规律所约束,既无好坏之分,也不会凭空消失,要么存在于某套报表的毛利当中,要么存在于另一套报表的成本里面。笼统来说,若甲企业是乙企业的供应商,而资源A的产权在甲企业手中,那么A的租就会分别体现在甲的毛利和乙的成本中。因此,要追问某资源的租是否应该由某特定报表的毛利来表达,实际是问该资源是否应该合并进该报表背后的产权范围。

资源的产权划分不是随意乱来,而是受到合约选择的经济规律所控制。举例来说,普通餐厅不会自办养殖场,因此养殖场的租只会出现在餐厅的成本而非毛利当中,然而药厂却必须自办研究所或者外购专利,不会出现无数患者自己分头购买一小点授权再委托药厂生产的情形,因此药厂毛利主要是知识的租。理论上两个例子中的资源合约可以乱套,然而乱套的合约会给消费者带来高昂的代价,最终被市场淘汰。简而言之,对消费者来说,谁干最便宜就该谁干。所以,正是合约选择的规律决定了资源的产权划分,也决定了资产负债表中毛利的内涵,既不能增,也不能减。经济规律之美,一如西子容颜。

那么,小米的去毛利是什么意思呢?肯定不是薄利多销的小打小闹,而是显著的偏离了可比市价。雷军不会是活雷锋,活雷锋也值不了几百亿美金的风投估值,逻辑上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

一,改变收费的方式,也就是流行的说法“羊毛出在狗身上”,硬件按照成本销售,靠手机上的软件内容间接收费。这仿佛是传统电视台的生意,节目免费看,卖广告赚钱。然而电视节目之所以采用间接收费的合约安排,是因为出现了某些特殊局限条件,导致因为节目质量参差庞杂,直接统一定价会造成顾客流失,收入减少,因此虽然间接依靠广告收费成本较高,但两相权衡还是优胜(详细分析请参考李俊慧《为什么既有免费电视又有收费电视》)。

手机产品根本就不具备类似的特征,再采用类似安排岂不是作茧自缚?因此我们看不到销售量更大的苹果和三星、华为采用间接收费用的办法来弥补产品毛利,然而按照间接收费的逻辑,这几家销量更大的厂家岂不是更有条件让羊毛出在狗身上吗?所以,逻辑和现实都清晰的表明,间接收费的办法在手机行业是死胡同。

二,去毛利的业务创新违背了合约选择的经济规律。小米是主机厂,指挥整个供应链条,只要影响经济规律表现形式的客观条件不发生重大改变,那么供应链条之间的资源产权划分就不会变。因此,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外购专利授权,小米都应该和同行一样来承担最主要的研发营销等资源投入,那么相关资源的租就必然要出现在报表的毛利当中,不能减!去毛利的矛盾短期可以由股东资本来缓冲,长期来看,由于无法依靠毛利来弥补机会成本,相关要素资源不可能一直留在企业的产权范围内,最终让小米的企业合约失去经济效率。

个人的观点是小米违反了经济规律。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为什么一个违反了经济规律的企业受到如此程度的追捧效仿呢?我以为有两个因素提供了条件:第一个因素是中国的司法环境对专利产权保护不够,白拿知识比较容易。但与他人不同的是,小米没有直接从毛利上获得利益,而是转而利用产品热销追求资本市场的高估值。这也自然带到第二个因素,资本市场没有能够辨识产品市价背后的企业合约结构的重大风险,被热销的事实冲昏了头脑,高估值带来的巨额股东资本进一步推动了小米的合约错误。

  • 杨琰 - 2020年9月4日

    认为敏友的分析是对的,只是还没能真正深刻理解,还需要学习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