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领导驾临重庆,共进麻辣火锅。席间双方须大声说话才可交流,领导不禁奇怪,火锅怎么这么吵?中国人的TABLE MANNER糟糕是传统共识,国人也自认素质太差,难道重庆人素质尤其差?

细想不妥,因为重庆人吃川菜就不吵,不能说安静,但中餐厅确实没有火锅店那么夸张的吵。中国人缺教养所以进餐吵闹,但奇怪除了吵闹以外,中餐格外讲礼,座位井然有序,敬酒让食都有规矩。何况中华历来强调礼仪文明,三岁小孩都知道孔融让梨,除了吃饭吵闹外,老外耍流氓的地方不比中国人少。如果说传统餐礼因为近代动荡遭受破坏,但喝酒划拳行酒令是古来皆然的传统,这充分说明老祖宗们也吃饭大嗓门。

这怪问题值得深想一层。

中餐桌子大

西方分餐,中华合食。西餐上桌时候已经分好,多用小方桌或者长方形条桌,便于近距离倾谈,中华料理多出来的碗碟需要更大面积的桌子,桌面的形状多为方或者圆,照顾了人人方便取食,但就不如西餐那样面对面距离较近。

两人交流,随着距离的增加,满足自然沟通的话音提高少许即可。但整个餐厅的声浪有互相干扰的后果,因此单人音量要再加少许。即,餐厅的吵闹程度为Y轴,顾客之间的距离为X轴,两者的关系是一条右弧上的曲线。所以实际的声浪效果是,西餐厅处于曲线左下角,中餐厅处于曲线右上角。

火锅有涮菜的间歇

中餐厅虽然吵闹,但还是有邻座间减少干扰的习俗起作用,火锅则到了毫无顾忌的地步。是什么特点导致互敬的礼数在火锅店里彻底被抛弃呢?

火锅桌子与中餐并无本质区别,但多了现场自助涮食的步骤。一嘴不能二用,说话要放弃美食的享受。多出涮煮等待的时间,说话的代价下降了,于是火锅餐厅里面每桌食客说话的频率远超中餐厅。

从吵闹曲线上看,火锅比之中餐厅更是右上得夸张!这是因为中餐可能存在桌与桌之间的显著区别,但火锅则每桌都有涮煮等待的时间说话,吵闹来得远为整齐。要将火锅食客约束得安静守礼,代价大涨,但人际间的不良影响却反而变小了。推广开去验证,火锅属于重庆特色,但自助烧烤店全国都有,我这“间歇”的假说的含义是:但凡局限类似的餐饮场所,索性废了这礼!

盲人摸象

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好的鼓励,坏的限制。举手投足的日常行为,风俗礼仪处理足够。一个文明社会,符合社会利益的礼仪往往通过个人教养得以保障,这是提出华人因教养差而进餐不雅的逻辑。

但教养怎可能因为进食不同而区别?中餐到火锅的夸张转变,揭示了同样教养的人们在不同局限条件下的行为选择。重庆人自诩豪爽江湖,进餐不拘小节,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喜爱划拳猜酒,所以爱吃火锅,但这无疑颠倒了因果。

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教养还是性情的解释,对于现象本质的探寻,都是盲人摸象,抓住腿或鼻子而已。

形象之价决定食材的选择

火锅给人的通常印象是环境草莽,食材平价。这是喧哗的经济后果。扯着嗓门叫嚷的君子淑女不会格外费神留心自己形象,因此火锅店里见不到穿礼服的人,扯下领带翘二郎腿的倒大把。

形象的代价对餐食选择有决定性,穿礼服的客人点龙虾而非汉堡,时间昂贵的男子偷会情人不会选路边摊,约会求偶的女人不会将自己脸涂黑。火锅店的特点否决了代价不菲的个人形象,也淘汰了昂贵的食材选择

上海辉哥火锅是个异类,食材一流,均消几大百。但仔细留意可以发现两点特色,一是桌与桌之间多有隔断消音,二是配有服务员手持漏斗集中煮食,大大缩短散煮散捞的时间,食客连续进食乐得闭嘴。辉哥生意畅旺,是创新火锅的成功之举,这蓝海不但没有否决我的假说,加上局限之后反而符合食材验证的含义,不用烧掉它吧。

(老领导当日发问为何火锅不煮鲍鱼,我应以沉默,今日可以破题了。)

期待你一针见血的评论,Come on!